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乡村小说]https://m.xcbook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夫,你看我说的灵不灵?这女子一直不上来,肯定是被大鱼吞了。我们又不能下去查看情况,这可怎么办?”多九公说:“我听说我们船上有个水手,能在水下换五口气。何不让他下去看看情况?”只见有个水手答应一声,跳进海里。不一会儿回来报告说:“那女子正在和一只大蚌争斗,已经把大蚌杀了,马上就要上来。”
说话间,廉锦枫身上带着血迹,跳上了船。她脱下皮衣皮裤,手捧一颗明珠,向唐敖下拜说:“承蒙恩人救命,我无以为报。刚才在海里取参的时候,看到一只大蚌,就取出了它的珍珠,当作黄雀衔环之报,希望恩人收下。”唐敖回礼说:“小姐得到这么珍贵的宝物,为什么不献给国王?说不定能得到特殊的恩赏,也能给你母亲更好的生活。何必拘泥,非要想着报答我呢?况且我也不是图报答的人。请把宝珠收回去,献给国王,肯定有好处。”廉锦枫说:“国主向来有严格的谕令:臣民要是进献珠宝,除了把宝物烧毁,还要治罪。国门上写着‘惟善为宝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颗珠子我留着也没用,求恩人收下,我的心里才能稍微安稳些。”唐敖见她一片至诚,只好把珠子收下。随后让水手扬帆,朝着水仙村驶去。大家进了船舱,锦枫向吕氏行了礼,又和婉如见了面,彼此一见如故,十分亲密。
很快,船就抵达了水仙村,靠岸停泊。锦枫告别了婉如和吕氏,拿上装参的袋子和皮衣。唐敖念及廉锦枫家境贫寒清苦,便随身带了些银子,拉着多九公和林之洋,一同上岸。锦枫在前面带路,没走多久就到了廉家门前。
锦枫敲响家门,里面走出一位老妈子,打开门接过皮衣,问道:“小姐怎么回来这么晚?夫人的病比之前稍微好些了。取到参了吗?”锦枫没来得及回答,就把唐敖三人请进书房,随后走进内室,搀扶着良氏夫人出来。良氏夫人向唐敖拜谢救命之恩,又与多九公、林之洋见礼。说起家族的事,原来廉锦枫的曾祖父曾住在岭南,为躲避南北朝时期的战乱,逃到海外,在君子国成家立业。唐敖的曾祖父是廉家的女婿,仔细算起来,唐敖和良氏夫人是平辈的表亲。
良氏听后,惊喜地说:“没想到恩人竟是我的中表至亲!我们家在这儿虽说已经住了三代,可终究是寄居他乡,亲友很少。再加上我丈夫去世,又没有兄弟,也没什么产业,身边的儿子还年幼。我娘家早就衰败了,一切都没有依靠。如今岭南还有嫡亲的分支。我早就有回乡的想法,可相隔万里之遥,我一个寡妇带着孤儿和弱女,怎么回去呢?如今有幸遇到恩人,又是亲戚,将来恩人回府,如果能顾念我们孤儿寡母,带我们母子回到故乡,不至于在这海外饿死,我生生世世都感激不尽!”
唐敖说:“表嫂既然有回乡的意愿,日后我若回故乡,自然会请你们一同前往。但我们四处卖货,归期早晚不定。您身体不好,千万不要时常牵挂。表侄今年几岁了?何不让他出来见个面?”良氏便把公子廉亮叫出来,与唐敖三人行礼。
唐敖说:“表侄生得眉目清秀,气宇轩昂,日后必定能成大器。今年多大了?在读什么书呢?”廉亮回答:“小侄今年十三岁。因为家境贫寒,没钱请老师,就跟着姐姐读书。九经已经读完,现在在读《老子》《庄子》之类的书。”良氏说:“我这所住宅虽然已经破败,但还有三间空房。去年有个秀才来这儿开私塾,小儿就跟着他学习,用房屋的租金当作学费,对双方都很方便。可惜这个人今年去了别的私塾,导致小儿的学业又荒废了。”
唐敖问:“表兄去世后,没留下产业,表嫂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呢?表侄如果在外面读书,每年的学费大概需要多少?”良氏说:“小儿在外面求学,每年不过一二十两银子。至于家里的开销,幸好这几年米粮价格很低,我和女儿每天做些针线活卖钱,勉强能维持衣食。”
唐敖听后,从怀里取出两封银子,递给廉亮,对良氏夫人说:“这些银子留给表侄读书,也补贴些生活费用。表侄是极为优秀的人才,读书这件事,千万不能耽搁。如果努力用功,将来回到故乡,肯定能科举连连高中,振兴家业。表嫂有这么出色的儿子,日后福分不小。”
良氏拜谢,流着泪说:“恩人的大恩大德,我这辈子恐怕难以报答。我的病,虽然靠女儿取参勉强维持生命,但已经病入膏肓,就像风中的蜡烛。将来不管我是生是死,恩人若回故乡,我儿女的终身大事,还望您多多留意,帮忙做主。”唐敖说:“既然表嫂托付,又都是至亲,我自然会放在心上,您尽管放心。”说完,便告辞回船。唐敖说起廉锦枫如此孝顺,心里很有把这姑娘聘为儿媳的想法。
船航行了几天,抵达了大人国。林之洋觉得这里和君子国地界相邻,风俗、言谈以及土特产都和君子国差不多。君子国这几年商贩众多,这里离得又近,估计货物也卖不上好价钱,所以就不去卖货了。因为唐敖想去游玩,林之洋便约多九公一起上岸。
唐敖说:“以前我听说大人国的人只能乘云行走,不能步行,常常想着,恨不得马上亲眼看看。如今真的到了这里,真是天从人愿。”多九公说:“到是到了,不过离这儿二十多里才有住家。我们得赶紧走,不然回来太晚,路上不方便。而且前面有一座险峻的山岭,岔路很多。他们国家就以这座岭作为城墙,岭外都是稻田,岭内才有居民。”
走了好一会儿,离山岭不远了,田野中已经能看到住家。这里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普遍高出二三尺。他们行动时,脚下有云托着,随着人的移动而转动,离地大约半尺;一旦站定,云就不动了。三人上了山坡,曲曲折折地绕过两个山峰,前面全是岔路,走来走去,一直在山里打转,无法穿过山岭。后事究竟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