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烟云过眼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02章 《富春山居图》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乡村小说]https://m.xcbook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叶嘉言暗叹:杜辛交友不慎,轻信于人,最终酿成憾事。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“不义之财,不可取。这都是被猪油蒙了心的人。”乔林点评。

    欧瑞宏轻叹一声:“要我说,最可惜的,还是这个袁大伟。好歹也是个有名望的画家,竟然处心积虑地骗人钱财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惜,他这是咎由自取。”莫宛摇摇头,“这么多年时间,他本来可以放弃邪念,但却任由邪念潜滋暗长。看吧,老天绕过谁?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莫宛眉间扬起一丝快意。

    饭桌上三人都看得分明。

    以前,莫宛没少在Retro公司受气。

    此番,Retro在拍卖界中跌了脸面,虽不至没落,但总算得了教训。

    欧瑞宏看向叶嘉言:“其实吧,也不用太沮丧。历史上,多少书画流散,最终都没找回来。至于杜老师这一幅,问题不大,让修复师费费心思,说不定就能无痕修复呢。”

    他又看向乔林:“《富春山居图》不还被烧了一段嘛,但也不失为名画。”

    号称“中国十大传世之画”之一《富春山居图》,作于黄公望82岁高龄,耗时三四年光景。明代巨眼董其昌曾评曰:“此卷一观,如诣宝所,虚往实归,自谓一日清福,心脏俱畅。”

    起初,黄公望将《富春山居图》赠与无用禅师。

    到了明代成化年间,画作又现身苏州,先后为沈周、樊舜、谈志伊、董其昌所有。及至晚年,董其昌把它卖给了吴正志。

    吴正志把《富春山居图》当传家宝。他的孙子吴洪裕,视之为珍宝,在弥留之际嘱咐家人“焚以为殉”。

    孝子贤孙准备照搬,但见这名画即将付之一炬,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于心不忍,便以偷梁换柱之法,救出了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
    但遗憾已然酿成。《富春山居图》虽被救下,但期间却已烧出几个连珠洞,名画也断为一大一小。自此,《富春山居图》一分为二。

    其后,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残画后,将烧焦受损部分揭下再行接拼后。

    未想,竟出现奇景:一山一水一丘一壑,看不出后天剪裁拼接的痕迹。

    再后来,人们把剪裁拼接的部分,称作《剩山图》。

    至于原画主体中的另一段,则被单独保留下来,谓之《无用师卷

    说到《富春山居图》险被烧毁一事,几人都很感慨,不觉间,话题延伸到古人鉴藏的私心上。

    叶嘉言皱起眉:“要我说,私心最重的,还是梁元帝。江陵焚书,说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浩劫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啊,投降归投降,十四万卷图书、珍贵书画,就这么没了,”说至此,乔林痛心疾首,“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作品!太可惜了!”

    “那独眼龙皇帝,还说什么‘文武之道,今夜尽矣,真是可笑!做下这等恶事的,不就是他自己吗?”(2)

    (1)前者藏于浙江省博物馆,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(为掩火烧痕迹,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,割下来置于画首)。

    (2)彼时,雕版印刷术还未问世,江陵所藏多为善本。单说古籍善本的损失,都不可估量,更不用说珍贵书画。当代学者评曰:“江陵焚书,从数量上说,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。从质量上说,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。”

第102章 《富春山居图》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