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稗宋反骨仔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6章 残渣余孽充英豪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乡村小说]https://m.xcbook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明慧思索一番。

    “据师父所言,六扇门实则指代了两种不同的所在。一是特指朝廷‘三法司,即我朝刑部、御史台与大理寺。二是与朝廷接触较多的一个派系,似宗门又似官衙,他们统一打扮,也配有牙牌,上头有六位‘捕头,专司武林案子,捉拿逃犯等,以兑朝廷赏赐。”

    范希文觉得新颖,抓住话尾再问。

    “那你说的这第二种,他们算官府的人吗?”

    明慧摇头。

    “实在说不清楚,师父说大唐时,朝廷曾有个唤‘六扇门的暗卫队,专司刺杀打探,或许与这帮人有关。不过这些人素来在江湖中横行无忌,惹出了些许小事也有官府兜底,还是少惹为妙。”

    范希文脑袋里一团浆糊,这都是些什么事,莫名其妙由一位新晋家主,变成了这般的流浪之人,还被所谓的江湖杂事越缠越紧。

    赵构这厮,还不想办法来捞他的范兄,恐怕再隔十天半月,七爷就要香消玉殒于这山水之间了。

    有些后悔,不如苟在泸州做个称职地主。

    罢了,抓两个武林秘闻聊以慰藉。

    “你们白莲教也怕六扇门吗?”

    明慧将几个烂水桶丢到一边。

    “如何不怕,白莲教就是一个百姓安心之处,又无靠山、又无钱财。莫说白莲教,就是那摩尼教平日里也怕六扇门,毕竟惹了这个六扇门,他可不与你讲甚道理。”

    范希文心道:得了吧,惹了朝廷那个六扇门,估计你连道理二字都想不明白。

    树人先生抨击得好,古代人有奴性,而不自知,这就是天授皇权思想笼罩下的典型,总以为“文曲老爷”都是些人物,实际上剥皮萱草是一个阶级的特权。

    几人也跑累了,干脆将就些干稻草躺下。

    莽子这货今日累得不轻,寻了个旧桶做枕头,倒下便睡。

    范希文背上的鞭伤还在长肉,睡在稻草上又痒又痛,翻了几次身反而瞌睡给整没了。

    见吴永平还在看那把剑,似乎发现了上面的凹槽,正用稻草去清理里面的污渍。

    “小吴,你是道士,你那师侄却是有头发的和尚,你们真的是同门?”

    吴永平想了想,这个问题他还没注意过。

    “他们应都算道人吧,哪有和尚不剃度的。而且师父说,白莲教本身就不同于佛道,或者说是佛道一体。”

    倒是和蜀地的那个无名的信仰有些一致,不过蜀地那边可有明确的分支,而白莲教却模糊,以道人身份事佛家金身。

    但目前看来,白莲教似乎只是民众信仰归属,而六扇门则可以看成官府爪牙。

    唯有摩尼教,敢公然劫税银,外加方腊造反一事,危害为三派之首。

    不知方腊造反和宋江造反哪个更厉害,又害死了多少普罗大众。

    “防人之心不可无~”

    范希文想着事情,又模模糊糊提醒了吴永平一句,靠在莽子大腿上发出轻微鼾声。

    有人吃饱后想睡觉,有人吃饱后则想闹事。

    作为普遍居无定所的江湖人,法律如同虚设,若不是怕生出事端后,官府会围追堵截,只怕天天都想砍人。

    用七爷的话来形容:一群平时吃不饱,吃饱到处咬的玩意,于国家无益,于百姓有害。

    其实范希文这个评价或许有些过了,虽然此时的大侠们,不一定有为国为民的共识,但真能被冠以“侠”名者,大抵也是有较正三观的。

   &nb

第116章 残渣余孽充英豪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