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刘备前脚刚走,我就来青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6章 渡过易水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乡村小说]https://m.xcbook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没有多说什么,率军继续追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话说陈炎率军急行几个时辰,直到午后才到达易水西段的渡口。上次他率军到附近时,直接北上,没有在停留。

    这个渡口宽度估计十余丈

    ,和弯角渡宽度差不多。有桥的渡口,一般修在河水窄处,方便修桥,修得也大多是木桥或浮桥。河水宽的地方,受修桥技术所限,修不了桥,只能停靠船只摆渡。

    赵云看着这个渡口,突然感慨起来,念了一句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
    这个渡口还有点名气,叫荆轲渡。四百多年前,荆轲受命去刺秦王,燕太子丹一路相送,送到了这里,两人也是在这里分别。有人感荆轲刺秦之重,写下了首《渡易水歌》。

    渡易水歌

    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

    探虎穴兮入蛟宫,仰天呼气兮成白虹。

    正因为这件事,易水才得以名扬天下。后来,这里建了个渡口,取名为荆轲渡(作者杜撰,非历史)。

    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赵云是武人出身,与荆轲同为燕赵之士,对荆轲素来敬仰。

    陈炎看到赵云正在感慨历史,连忙提醒他:“子龙,你还是别感慨了,赶紧安排士兵渡河,敌军还在追着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!”赵云赶紧把思绪拉回现实,安排士兵渡河。

    即便有桥,大军渡河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桥宽度两丈左右,可供一辆马车行驶过去。战马畏惧水,过河时稍微受惊,就有可能掉入水中,还把人拉下水。其实马也是会游泳的,只是掉入水中后,马可能不会按照人的意识去游。总之,这也是一件麻烦事。

    折腾了一个多时辰,千余大军三千多匹马成功渡过了易水。陈炎突然想到是不是该把桥给断了,后来转念一想,要是断了桥,敌军岂不是知道他的大军不打算从这里回去了?还是不拆得好。

    过桥之后,陈炎率军往南去,行军了两个多时辰,直到天黑了,他才让大军休息。按照计划,明日他将再度攻打弯角渡。

    次日凌晨,大军早早就出发,继续行军,一个时辰后到达弯角渡附近。陈炎让大军休息一下,吃东西补充体力,做好战前准备。同时,他也派出斥候,查探弯角渡的情况。

    陈炎明白,他比后面追击的敌军,只快了一两个时辰,他只让大军休息半个时辰左右,再攻弯角渡,必须在半个时辰内结束战斗,如此才有足够的时间离开战场,并躲过敌军骑兵的追击。

    如果文丑率军马不停蹄地追击,多半能追上陈炎。但问题是,渡口被袭击后,文丑也不可能坐视不理,如此也会耽误不少时间。

第226章 渡过易水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