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武英殿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81章 心猿千重太子理政 胸中万卷蒯祥献艺(1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乡村小说]https://m.xcbook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r/>
    子,父皇母后宠着,哥哥、姐姐哄着,顺风顺水惯了,不经意间便做了一些出格的事,并非出于本心。故父皇要二位爱卿悉心辅导,随事规诲,教以德义。孤相信,假以时日,三弟赵王也能成为像二位爱卿一样的谦谦君子。”

    传言终究是传言,看到太子如此呵护弟弟,倒让二人感动了。于是,董子庄拉了赵季通跪下磕头道:“殿下仁明,高瞻远瞩,我二人一定尽心尽力,使赵王成为像殿下一样庄重仁厚的人。”

    胡濙早听说了赵王的一些劣迹,相信高炽也未必不知,但皇太子的言谈却透着一个大哥对顽皮、甚至顽劣幼弟的疼爱和胸怀,看不出任何裂隙,同时又对新任官员寄予了无限厚望,言辞恳切中带着真诚和分量,叫人无以辩驳,又无可推脱。看着赵、董二人不大自

    信的表情,他不得不叹服皇太子的为政和处世之道了。

    “皇上,皇太子奏来的几件事还真把臣给难住了。”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,艳丽的山桃花,略带沉重地微笑起来。午朝后,杨荣拿着奏章对永乐说,“一份说羽林前卫武臣子弟免试优给袭职,皇太子按惯例处置,必须考试;第二份说定国公徐景昌带仪仗嫖娼,

    事涉国戚请皇上定夺;第三份说聚宝门千户检出入城百姓私藏金银,不好定论;第四份说广东雷州府县隐灾不报,溺死百姓,已放赈并逮捕有罪官员云云。”

    永乐一捋长髯,微微一笑,他愿意享受太子处置庶务后再由自己决断的过程。临时监国,基本就为万急之务而设,国家又哪有那么多火烧眉毛的急务?以故,这监国就是个名

    分,看得重了,管得多了,难免和皇上意见相左。但皇太子一股脑的都推到他这里,他也不满意,实际上,他要的就是太子的一个恭敬的学习态度。

    “武臣子弟袭职,老弱残疾优给,乃国家体恤军人之道。”永乐侃侃而谈,“朕多次说过,袭职之人何知前人建功立业之难,习于骄惰,骤享厚禄,却不能见阵。太祖皇帝设置武学,就是要武臣子弟于习武之时,知礼义、晓古今,以图为国家之用。然岁月久了,

    人心玩惕,军官子弟安于豢养,武艺不习,礼义不谙,武学不振,焉能报效国家?皇太子

    此议处置得当,再次申明武学旧规,严其课绩,武臣子弟必进武学,考试之后方可袭职。”

    实际上,永乐还是对武臣子弟袭职的尺度越来越宽了。

    最初的进学和考试是,一试不中就戍守开平,二试不中则远戍交趾,三试不中就到了烟瘴之地,别想再回来。后来改成支半俸、再减半,三试不中则充军。对于出自田间和部伍的则稍有区别。看得出,皇上今天心情好,面色温润,说话处事都很平和,议论风生。

    “徐景昌一事已无话可说,居了要职却只会干些诲淫诲盗之事,曹润还奏他趋朝不循礼度,屡纵家奴犯法,甚是可恨。然其父于朕有恩,他又是皇后的亲侄,是皇亲,能奈之何?也像徐钦一样,回家从师学习,不再参与政事。”

    他看了一眼杨荣、金幼孜,二人深明皇上于功臣和国戚的态度,一般不好说话,也就不言语。

    永乐继续道,“雷州府县隐灾不报一事处置得体,聚宝门千户检出百姓私藏金镯、银锭之事,倒是耐人寻味。大明律法定的是不得以银交易,百姓不得用金质首饰。然禁民交易、饰用,却没有禁其私藏,硬是从行李中搜得,还要定罪,岂不荒唐?百姓无罪,归还其金银;倒是那个守门千户,越职管起了民事。告诉他,千户之职是察谙奸细,百姓违法又与他何干?此事暂与宽宥,若再越权,严惩不贷。”

    聚宝门一事果然在皇帝这儿读出了另一个版本。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!”金幼孜道,“臣也被绕了进去,理不出头绪,竟不知孰是孰非,皇上一点拨,道理一目了然,难怪皇太子和东宫辅臣不敢妄断,也就是了。”金幼孜故意拉近皇帝父子二人的关系。

    永乐也觉得意,暗露喜色:“看来皇太子还要历练一番,何时能像朕一样熟知律法、

    轻车熟路,朕才能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陈诚、李达由南京而来,在殿外候了半个时辰了。”黄俨远远听见皇上的话告一段落,遂进殿禀报,把个“南京”二字说得很重。

    “由南京而来?”永乐自言自语,嘟囔着,满面春风的脸登时拉下来,变做了乌云滚滚,“朕命他岀使西域,一去数载,他不到北京觐见,跑去南京作甚?”皇上突然发怒,

    跪在地上的黄俨虽不敢起来,但心中窃喜,他多么希望接下来的一个响雷骤打在南京的太子头上,既帮了汉、赵二王的忙,又回敬了朱高炽多年来对自己及爪牙的限制和冷言冷语。

    看准时候,他还得烧上一把火。

    这个火不能发下去,杨荣思忖着,劝道:“陛下息怒,陈诚、李达万里之外归来,若在蛮夷数年真个就忘了中华礼法了,先见太子,再见圣上,臣马上就参他。若有缘由,且听他说说。”

    永乐垂着脸,像是点了个头,杨荣给黄俨丢了个眼色,黄俨磕头,略带嫉恨地爬起出去,把陈诚、李达带进殿中。二人虽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,看上去足足有四十多岁,皮肤黝黑,跪在地上行礼时满眼含泪,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。永乐一下就动了恻隐之心,语气也就和缓了。

第81章 心猿千重太子理政 胸中万卷蒯祥献艺(1)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